2014年11月25-26日,由藍城中國協辦的“第三屆中國老年住區項目交流大會暨老年住區智能化技術應用論壇”在藍城烏鎮雅園藝樂講堂隆重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出席本次大會的代表主要有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領導,浙江省民政廳、住建廳領導,從事養老地產研究、開發與服務的政府部門領導,企事業單位、研究機構、金融機構、運營服務企業代表,共約460余人。
第三屆中國老年住區項目交流大會現場
中房協會長劉志峰發表講話
會議由中房協名譽副會長朱中一、中房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馮俊主持;原建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中房協會長劉志峰,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蘇長聰,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應柏平,藍城集團執行總裁傅林江分別致辭。
中房協會長劉志峰對中國養老趨勢做了詳細剖析,他認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未來中國龐大的老年人群將在中國經濟社會中對經濟發展和居住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劉會長對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詳細闡述了三點認識:
一、養老地產要推行積極養老模式
我們在研究和設計項目時,如果較多地考慮如何照料長者,而忽略了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追求,這種消極的養老模式既無法得到老年人的歡迎,也得不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同。因此,要用積極養老的模式取代消極養老。什么叫積極養老?就是讓老年人在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同時,進一步得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宋衛平所倡導的學院式養老模式就是一個積極養老模式。我比大家早來一會兒,我從11點半參觀到1點半,飯后又參觀了一個多小時,參觀了有4個小時。烏鎮雅園結合烏鎮千年水鄉文化與中國傳統書院文化,首創了學院式養老模式,規劃結構清晰、設計功能完善、施工質量精細、景觀造型優美。中國多幾個宋衛平,城市的面貌、城市的景觀肯定會提升一個檔次。
二、適老化是小區建設和主要的改造方向
未來,小區建設一定要把適老化作為一個重要內容。當前,我們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家庭大概有8800萬戶,老齡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3億,還有11年時間,要走出居家養老,必須建造適老化社區,不然難以滿足老齡社會的需要。要看到養老設施、養老服務、大健康產業的現實訴求,加大產業導入、城市改革、設計研發。當務之急要進行社區的適老化改造,主要是對老年大學活動中心、康體中心等產品進行改造。
三、智能化居所在老年住區中大有可為
全球經濟進入了互聯互通時代,大數據、智能化、互聯網的崛起,改變著我們的消費行為和服務方式。適老住區建設必須以主動的姿態迎接互聯網。可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適老住區開展定位入住、自動監測、臥床監測、老人行為智能分析等,還可以依托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所、老年人照料中心開展智能化服務。在設計、建造老年住區過程中,要優先考慮已有住宅產業化居所,運用綠色低碳技術、節能環保技術和信息化技術。
11月26日下午,參會代表還集體參觀了烏鎮雅園項目,與會代表對烏鎮雅園的學院式養老模式表示高度贊賞。
烏鎮雅園作為藍城首創、中國首個“學院式養老”示范項目,已經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正如宋董所說:“要以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實踐力為中國老年人創造美好的世界。”今天,烏鎮雅園交付和老年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養老生活的新啟航!
藍城集團文宣中心 鄭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