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花酣暈淺,梨渦蕩漾輕。5月20日,海寧長安虹越花卉基地內,由藍城集團組織的 “在愛的時光里”藍城家人520小鎮花漾之旅活動舉行。
來自桃李春風、十里風荷、觀云小鎮及運河郡的24名家人及4名藍城員工,在初夏荼蘼之時,共赴了一場溫馨甜美的旅程。
五月芬芳,參加活動的家人們一齊合影
在藍城,業主與開發商、業主與鄰里之間親昵地互稱“家人”。這不僅是因為類似“花漾之旅”這樣的活動,讓家人們感受到了鄰里生活的美好;更是因為通過活動,讓家人們參與到了藍城小鎮生活的暢想與建設。而這,也是藍城生活設計前置的美好初衷。
上午9:20,滿載家人的大巴從杭州黃龍出發。家人們攜手相行,從參觀花卉基地,到親臨花田采摘;從繡球花園到杜鵑花海;從月季花田到手作插花……一個個環節,一片片花海,見證了藍城家人生活的精彩與美好。
分享花田,分享生活,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勝德歡迎藍城家人的到來
正如藍城集團運營服務中心總經理黃超致辭所言:520是愛的節日,藍城以花為禮,希望為每一位家人打造一個美好的節日。
以愛為名,以花為媒,藍城集團運營服務中心總經理黃超祝家人節日快樂
同時,藍城集團還向家人們介紹了世界上優秀的花卉小鎮案例的規劃理念、運營模式、產業類型等,如世界上最美的花園——荷蘭旅游名片“庫肯霍夫”,園藝愛好者的樂園——“蘋果屯”,世界上最大的相連花木栽培區——“博斯科普”等。家人們在聽完講座后,也對花卉及花卉小鎮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庫肯霍夫公園
庫肯霍夫公園主題展
花卉小鎮產業意向
在520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藍城家人之間的愛也在花田中不斷蔓延:
比如之前在藍城影社中獲得一等獎的鄭爺爺這次專門陪著妻子一起參加了活動,老兩口在花海里并賞鮮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花田爛熳,暢游在花叢之間,家人們的心情也自然開闊
也有尚未熟悉的家人們,在還未成為鄰里之前,因為這場活動讓花海先見證了他們的友誼……
“看這邊!”“茄子!”能與這滿園秀色相比的大概也只有鏡頭里的笑容
小朋友們在花海間嬉戲奔跑,大家們在鮮花前留影紀念,長者們就花田間言笑晏晏,初夏的微風與花香,成為每一位家人難忘的回憶。
花兒你為什么這么好看呢?就像媽媽送我的那條黃裙子。
從“造房子”到“造生活”,藍城用小鎮呈現“美好生活綜合服務商”的愿景。
賞心樂事誰家園?美好的花兒配上熱心的講解員真是再好不過了!
在宋衛平的期待里,小鎮“雖然在人間凡世,但是人們相親相愛,健康快樂長壽,鳥語花香,孩子們歡快,長者們喜悅,社區金融幫助資產增值,健康、運動、文化、體育、科技、藝術皆可展開,人世間就是飄落的天堂……”
傾聽芬芳,家人們向花農學習如何科學采摘月季。
在藍城的小鎮里,家人們除了可以感受到善待了土地的房子、善待了生活的社區以及融于方方面面的細致服務,更可以感受到難分難舍的家人情感。
素手傳香,家人之間的合作讓花兒更加芬芳。
無論是連續舉辦了三年的“藍城鄰里節”,還是3月份組織成立的藍城第一個社群組織“藍城影社”,都是藍城家人們美好生活的組成部分。
而這一次的520活動,同樣也讓藍城的家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鄰里情感。
在這么認真的手作下,會產生怎樣美輪美奐的藝術呢?
不僅如此,家人們還紛紛就理想中的小鎮侃侃而談,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暢想:
一位對花特別有研究的家人表示,如果能擁有一個栽滿鮮花的大院子,將會是理想的生活;
也有愛好攝影的家人建議,小鎮不一定就是打造中式院子,可以因地制宜,結合花的主題,打造中西合璧的民國風小鎮;
年輕的姑娘懷抱著自己的插花作品,憧憬著在小鎮里開書吧、咖啡吧的場景;
年長的家人則對小鎮生活配套有著更多的期待,希望能高鐵直達,有完善的醫療健康配套……
事實上,這樣的家人建議,并不是偶然為之,而是藍城一直在強調的“生活設計前置”。
所謂的生活設計前置,是藍城為了讓家人參與小鎮建設的獨特創想。
人比花嬌艷,白發醉紅顏,陪伴是最美的告白。
為了了解家人們想要什么樣的小鎮、想要什么樣的配套和服務,也為了將服務落位和做透,解決小鎮營造的難點,藍城選擇將服務前置,打破原有房地產開發的固定思路,從生活服務需求的角度出發,研制生活類產品。這就是藍城將生活設計前置的初衷。
為了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完整理解,藍城秉持“眾籌、共建、自治、分享”的理念,積極組織家人活動,并鼓勵家人參與到小鎮的建設中來,啟發業主一起為美好生活而努力。
芊芊素手,脈脈花香,這才是真正的妙手生花吧!
漫步花田,家人們紛紛提出對家的美好愿景。
每一位家人,對于未來的美好生活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想象。而藍城希望從家人的需求出發,盡力為家人們實現對家的美好愿景。
也正是因為家人們的美好想象與建議,讓藍城的小鎮生活與家人如此親近與熨帖。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花朵承載著家人們的美好生活愿望。
正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作為世間美好的意向,花訴說著美好的情感,傳達著普愛的信念。
正如同藍城小鎮——這一座座“飄落人間的天堂”,讓家人們在此間重溫對萬物的感應,重新感受生命、體悟人生,收獲美好的內心與生活。